特等!一等!二等!
近日,“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清华推荐的三位教师凭借优异表现,经历初赛、复赛、决赛,从全国157所参赛高校、404个复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计算机系副教授马昱春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为参赛课程,荣获特等奖第一名;电机系教授朱桂萍以“电路原理”为参赛课程,荣获一等奖;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副教授王大亮以“疯狂的细胞”为参赛课程,荣获二等奖。清华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参赛项目全部进入决赛的高校,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获优秀组织奖。
马昱春参赛视频
马昱春以“以‘P-PMCO’模式搭好混合式教学的梯子”为题向大赛提交说课视频,详细阐述了在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中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理念与方法。在决赛的答辩环节,马昱春详细介绍了“P-PMCO”模式提出的动机依据和实施细节,并细致回答了专家提问。她表示,课程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创新和集成工具解决了大班教学的痛点,并且以项目(Project)导向贯穿混合式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从而实现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在马昱春的不懈努力下,这门课程既收获了同学们的好评,也获得了同行专家的认可。
朱桂萍参赛视频
朱桂萍提交的说课视频围绕“基于小班完全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主题展开,讲解了在教授“电路原理”课程上的教学理念和心路历程,特别是她采用的“ADDIE”教学设计方法。在决赛的答辩环节,朱桂萍针对教学模式有效性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在朱桂萍和电路原理教学组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该门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2017年、2019年又相继入选“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首批线上一流课程”;2020年教学组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21年课程被评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王大亮参赛视频
王大亮向大赛提交了“让通识课程‘混’出学理深度”的说课视频,分享了课程“疯狂的细胞”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相关经验。她重点介绍了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思维转变。决赛答辩中,王大亮就评委对“课前MOOC预习加大自觉与不自觉学生之间的差距”的疑问进行回答,生动阐释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经过王大亮的不断探索,该门课程获得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清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多项荣誉。
清华-北大备赛交流会
专家为参赛教师打磨复赛材料
为支持教师参赛,在大赛组委会提供系列专题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发展中心还特别组织了“清华-北大”备赛交流会,为参赛教师交流分享混合式教学经验搭建平台,还邀请多位校内资深教学专家为参赛教师打磨复赛教学设计表、教学日历和说课视频等参赛材料,帮助参赛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更好呈现混合式教学成果。
赛后,三位老师纷纷表示收获良多。马昱春表示,这次参赛帮助她系统梳理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之前的教学设计单纯地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通过多年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打磨,逐渐形成了从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再到教学反馈的有效闭环。经过此次大赛,促使我进一步梳理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背后深层次的逻辑。”她还回忆:“完成大班翻转是在教授这门课程中最难忘的地方。找准切入点,层层深入,别有通天。混合式教学给教师们更广阔的舞台发挥他们的教学智慧。”
朱桂萍认为,经历三轮赛程,收获的不仅是奖项和荣誉,更是对教学方法论和意义的进一步认识。“这次大赛让我对过去九年来的混合式教学经历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回顾和梳理。以前,每一个混合式教学环节的设计具体对应什么教学目标,并没有想得很清楚;这次大赛让我认识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都应该是对应上的,可以与学校倡导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紧密结合。”
王大亮说:“这次大赛让我对课程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过去,虽然也是按照‘三位一体’的要求去设计课程,但是没有从更高的维度思考课程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尤其是缺少对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闭环考虑。这次大赛不仅是一个帮助我更加系统梳理课程设计的良好契机,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通识课程价值与内涵的认识。”
“以赛促建、以赛促用、以赛促教改”,大赛旨在挖掘、培育并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课程建设等成果,激励教师不断创新,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进一步发挥此次大赛的示范辐射作用,教师发展中心将立足大赛取得的优异成果,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三位参赛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经验,助力广大教师成长。
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由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简称CHED)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主办,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15所高校协办。大赛已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封面图 | 何康
来源 | 教师发展中心
排版 | 皇甫硕龙
编辑 | 陈晓艳 皇甫硕龙 赵姝婧